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盡快收尾的大結局


先講重點:即使混合所有語系,今年仍選不出十大。
並非今年挑戲的水準下降,而是重新檢視去年的十大,發現自己也不是每齣都有想要重看的慾望,於是把今年的標準縮緊了。
今年推薦的五大不分軒輊、無法排名,分別是:我的大叔(韓),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姊姊(韓),四重奏(日),腐女無意間跟gay告白(日),那一天(台)。

我的大叔:編劇是「又是吳海英」的朴海英,像是突然吃了大補丸、開了天眼通,承繼劇作家原本就擅長的情感刻劃,處理各條故事支線的能力變得更加成熟緊湊。更難能可貴的是:把不凡的經歷,寫得像是我們身邊、不管哪一國都有可能發生的鄰里故事,親切溫馨瘋狂。但先要熬過至少前四集的世態炎涼。
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姊姊:經常看韓劇的話,會「領略」到在深受儒教荼毒、堅守父權體制的韓國,還是有些女藝人小心翼翼地在挑戰社會既有觀念,像是IU、像是鄭裕美、像是孫藝珍。戲裡要探討的議題很多:像是職場性騷擾、女性的職場天花板,還有姐弟戀中女性獨有的社群壓力,這些也是不分國界的性別議題。但我個人認為「女性情慾」才是這齣戲的重點~當徐俊熙在尹珍雅的同事聚餐上,在桌底下「撩」姊姊,孫藝珍展露的那個表情可不是電視尺度上常有的。
即使看不懂這些,那......就吃糖吧。
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姊姊其實沒有經常請吃飯,反而常常被請吃飯;而且這對CP常常發糖不用錢、還給你錢!常看的話可以促進社會生育率增長。
四重奏:很可怕的一齣戲,在現今浮躁失衡的日本社會,還有這樣能精準切割人心的戲很少,大多都在追求感官刺激,或是力求偽裝的平靜罷了。照我看,這齣戲更適合叫「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松田龍平兩齣都有演)。
腐女無意間跟gay告白:這齣戲應該要當作性平教育的標準範本。所有同志或性別氣質不同的人,在校園(或是社會)出櫃的困境都表現出來了。即使是腐女,也是依據自己的想像理解,不見得就能供給同志需要的支持。
另一方面,我也很困惑:我自己很不喜歡感情裡不誠實的伴侶,但是面對不想出櫃的另一半、或是即使是同志也想擁有世間認可的幸福的另一半,我的標準就該有所調整?有所理解體諒嗎?
男朋友:其實是想推薦年度六大的,第六部想推薦韓劇「男朋友」。但是大家對男女主角的選角跟年齡差距的想像,加上女主角又浩浩蕩蕩地離婚。感覺大家看戲的心情會抱著許多預期,錯過「東方社會父母對子女的掌控欲」,跟「男尊女卑的社會階級設定」這樣的議題。
另外,宋慧喬在戲裡一幕參加喪禮的正面與背面被切割成兩個場景,我認為也是演員本身對世俗、對自己的映像。

雞湯類:男朋友(韓),我的大叔(韓),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日),四重奏(日),3年A班(日),俗女養成記(台),我們與惡的距離(台)
大概播到第四集的時候,就號召朋友開看「俗女養成記」。很難解釋為什麼這齣戲最後會那麼受歡迎,熟女追求自我而選擇斷翅的作品很多,回顧成長歷程的作品也不少。要說俗女養成記有什麼特別之處,應該是......陳嘉玲的決定分明連三錯,就和我們那些自以為睿智的時刻下的決定相同,但即使明知未來會後悔,也知道除了流眼淚,還是可以大聲笑。
看了很多韓劇日劇美劇之後,再回來看台劇,就變得非常在意台灣演員的咬字、音調、口條。這些在國外都是演技的一部分,但是在台灣偶像劇猖獗的那些年,好像變得沒有人在意。幸好在這些年又開始有人在意。

不分類: 圈套(韓),耀眼(韓),監獄醫生(韓),天空之城(韓),深夜食堂S5(日)
李瑞鎮大叔在歷經花漾爺爺跟一日三餐的荼毒與蹂躪後,總算拋棄偶包演了「圈套」,而不是每演必讓我翻眼的言小劇。(哥啊,你真的很不適合演愛情劇)
其實我很討厭看懸疑劇,但是李瑞鎮大叔在「圈套」裡的演技偌大長進!但我是「情緒/情感是學習來」派,我覺得大部分的人其實都不是天生就懂得什麼場景應該表現什麼樣的情緒。
本劇虎頭蛇尾,很想殺了編劇

會看「耀眼」是因為孫浩俊。那時他表現亮眼的「我身後的陶斯」剛結束播映,後拍的韓綜咖啡之友也上了。
結果發現「耀眼」的前大半段都是靠孫浩俊的搞笑撐著(扶額),直到最後1/3的劇情瞎到不能再瞎、逼人幾乎要棄劇的時候,突然來個神反轉把所有人的心都揪住了。

然後每隔15分鐘就來一次反轉的「監獄醫生」,題材很新鮮,但這無止境的反轉,看到十集左右真的很膩。雖然值得一看,但是想棄的時候就棄吧

「天空之城」在韓國刷掉鬼怪,成了收視率最高的戲。這是韓國版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意外地和吳曉樂的書有眾多吻合之處~還好台版改編成戲劇的時候,改走魔幻路線,避開被相提並論。
城堡裡的男人都是巨嬰媽寶,中產階級為了複製階級,都焦慮著想把孩子逼瘋。

個人希望2020可以不要再被鬼追了,我今年會多看點台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