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城市人

基於財富流向土地和資本的特性,真正高明的賺錢方法就是利用「別人的錢」去取得「自己的土地」--這也就是今日台灣許多大財團的祕訣。它們手中一定握有吸收資金的管道(銀行、信用合作社、信託公司、保險公司、投資公司等),再以這些資金投入一部份的土地投機,以及一部份其他投資,據以一滾再滾。

如果你握有類似土地那種不易分割、不易增加供給的特性的「資產」,仍然可以在城市取得第一個基礎。

什麼是「類土地」?你的知識、名望、美貌、才藝、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造型權等等,全都載有類似土地的性格~如果你在土地與資金上一無所有,你至少要在上述領域中創造一席之地。

有人以為買六合彩、進股市是窮人翻身的策略,其實錯了;你加入的正是其他有錢人吸收資金的管道,你有機會造就一些巨富,但通常不是你自己。 

在城市裡,小老百姓的「小康策略」是以房地產來儲蓄,以勤勉來賺錢。如果小康還不是你的目標,要緊的是建立某一種「特色」(認得特色、生意的特色、經營的特色,統統可以),再把「特色」資本化,使它與你不可分割,這個「特色」就待價而沽了~和讓人一夜致富的土地一模一樣。


以上是詹宏志在25年前所寫的「城市人」一書中,我覺得很有意思的部分。
土地、勞力、資本與企業家是經濟學所定義的生產四要素,詹宏志以其經濟系出身,淺白地分析城市裡的生態。事過25年,資本家生財的基本招數不變,結合政治勢力吞得更生更猛更周延,哪還有企業家呢~
小老百姓只能掌握自己不可分割的部分好好經營了。

<同場加映>詹宏志10月21號才剛放上來的演講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